黄酒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黄酒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新闻】五峰县乌龙茶开发暨茶叶板块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大理木兰

发布时间:2020-10-19 02:12:25 阅读: 来源:黄酒厂家

五峰县乌龙茶开发暨茶叶板块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五峰县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全国讯:近年来,在省农业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茶叶科研单位、院校和茶叶专家的具体指导下,我县先后组织实施了茶叶板块基地建设、乌龙茶产业开发与宜红茶恢复发展等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茶叶板块基地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乌龙茶、红茶基地建设与产品开发稳步推进,现就项目实施及有关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乌龙茶开发

1、引进乌龙茶优良品种,抓好原料基地建设。针对五峰现有茶树品种大多为适制绿茶产品的现状,为开发高档次、高品位的有机乌龙茶产品,在乌龙茶原料基地建设上,我县着重开展了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引进正宗乌龙茶无性系良种,建立示范基地。2010-2011年,我县选择生态环境优越、适宜乌龙茶品种生长的半高山区域(海拔800米左右)建立了两个示范基地,其中在长乐坪镇白岩坪村由湖北采花茶业公司承建金观音示范基地400亩,在仁和坪镇杨柳池村由杨柳春茶叶专业合作社承建铁观音示范基地300亩。同时进行了不同移栽季节与不同套种方式对移栽成活率影响的对比试验。二是选择基础较好、品种为大中叶种的现有投产茶园,开展以抽槽施肥、更新树冠、管采配套为重点的技术改造,经过2-3年的转换,逐步建成为乌龙茶原料基地。目前,已分别在长乐坪镇、仁和坪镇实施茶园改造4300亩。三是着手在乌龙茶主产区建立良种繁育基地,为今后繁育推广奠定基础。目前,湖北采花茶业公司已在安溪建立金观音无性系良种母本园100亩。

2、采取外聘和内培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建立技术人才队伍。福建是乌龙茶的重点产区,生产历史悠久,而最具代表性的乌龙茶就是产自安溪的铁观音,因此安溪具有很强的乌龙茶生产技术与人才优势。为尽快培养我县的乌龙茶开发技术人才队伍, 2010年,我县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大胆实施走出去战略,在福建安溪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鄂茶企业首个铁观音生产基地,组建成立了湖北采花茶业安溪分公司,并从安溪本地聘请了国家一级铁观音制茶大师2名,引进高级制茶师10余人,员工100余人。同时,依托安溪生产基地,对公司现有技术人员全面进行乌龙茶技术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锻炼,初步建立了一支乌龙茶生产技术服务队伍。依托这支队伍,深入田间地头,从乌龙茶栽培、田间管理、鲜叶采摘、病虫防治全程对茶农进行培训指导,普及推广有机乌龙茶生产管理新技术。2011年组织乌龙茶生产专题培训8场,田间培训24次,发放技术资料800余本,培训茶农1200多人次,确保了乌龙茶原料基地的质量安全。

3、引进先进设备,建设现代化乌龙茶加工厂。2010年,湖北采花茶业安溪分公司,按照现代化茶叶生产车间的标准,在铁观音的主产区安溪县祥华乡,兴建铁观音生产厂房5000平方米,购置调速摇青机、台式速包机、气压式包揉机、筛沫松包机、旋转式提香机、真空包装机等高精制茶设备100余台套,组建了乌龙茶自动化生产线,完成了乌龙茶生产设备的调试,该加工厂年生产加工能力过千吨。同时,公司还在五峰境内的长乐坪镇白岩坪村,按照现代化车间厂房的要求,高标准建设了3000平方米的乌龙茶加工厂,2011年秋茶期间,白岩坪加工厂已正式投入生产。

4、引进乌龙茶加工技术,开发采花乌龙茶新产品。我县采花茶业公司以湖北省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同省农科院实施产学研合作,在吸收引进福建传统乌龙茶加工工艺基础上,根据采花茶业原料基地特点研发乌龙茶加工新工艺,开发具有采花特色的乌龙茶新产品。目前已开发出了采花乌龙茶清韵、雅韵两大系列十余款产品,已试生产一批,并于2011年初投放市场,使公司形成了 “以绿茶为主,以宜红茶、有机乌龙茶、保健茶为辅”的一主三辅产品格局。

5、实施现代营销,打造采花乌龙茶品牌。近年来,我县湖北采花茶业公司积极实施大品牌战略,一方面充分利用“采花”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优势和宣传效应,综合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公交、站台等各种媒体发布广告,开展采花乌龙茶品牌宣传。同时,组织采花乌龙茶产品先后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第10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内蒙举办的中国昭君文化节、在成都市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香港国际茶展、第八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等一系列重大的会展活动等,有力提升了采花乌龙茶品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公司完善的营销渠道优势,使采花乌龙茶产品通过茶叶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采花茶业专卖店等多种渠道全面销售,进入全国北京、武汉、长沙、西安、内蒙等20多个省、市, 2011年,公司实现采花乌龙茶销售收入已突破千万元大关。

(二)宜红茶恢复发展

1、打造宜红核心茶园基地。一是依托采花茶业公司健全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公司在宜都、五峰采花乡、恩施椒园、鹤峰五里乡、利川市等地通过茶叶专业合作社,将分散在各个农户的茶园转变为统一管理、统一采摘、统一销售的宜红茶原料基地,目前,宜红茶园基地面积已达到13.5万亩。二是加强基地茶园管理。公司在安徽农大、华中农业大学聘请了一批技术人员,组建了采花茶业科技惠农服务队,加强对基地茶农的科技培训,对茶园管理进行技术指导,引进宜红茶无性系良种。严格禁止化学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制剂的使用,施肥全部采用有机肥,利用天敌或生物农药(植物剂或微生物农药)防治茶树病虫害,茶园修剪、耕作、采摘都统一按照有机茶园管理标准进行,有效提升宜红茶原料品质。三是健全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公司投入50万元经费,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对茶园基地原料进行全程质量安全监测,严格控制农残、重金属及有害微生物等卫生安全指标,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2、提升宜红茶加工技术水平。一是研发引进宜红茶先进加工设备。采花茶业公司在宜红茶业公司原有的三条宜红工夫茶出口生产线的基础上,研发引进了引进了全不锈刚材质的红茶自动化加工设备、高精度色选机、自动称量封口包装机组,组建了宜红茶清洁化自动化生产线。2011年公司投入300万元,新增名优红茶制茶设备15台套,改造旧设备16台套,完成了生产线的引进及改造升级,有效提高了产能,宜红茶年产量已达到10000吨。二是建设清洁生产车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投入300余万,按照清洁化自动化生产线对生产车间环境的需求,在充分利用宜红茶业公司现有厂房的前提下,对厂房进行扩建,在宜都市红花镇新建清洁化车间2800㎡,并在陆城购置科研办公楼800㎡,宜红茶业公司车间厂房总面积达到18000㎡,并已正式投入使用。三是开发高品质宜红茶新产品。公司继续加强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校企科研合作,在保持宜红茶传统优良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对原有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升级,重点针对国内红茶市场升温和市场看好的情况,开发适销对路的高品质红茶新产品。目前,已开发出了宝顺合1854、传世、岁月如金等高端精品;“金宜臻”品润、闻香、观红;“宜”牌宜红工夫等三大系列十余款名优宜红工夫茶新品,形成结构合理、品类齐全、品质优异、市场竞争力强的宜红茶产品系列。

3、加强宜红茶品牌宣传。采花茶业公司积极谋划重塑宜红品牌,提出了“传承历史、再续辉煌”的品牌发展思路。一是实施品牌策划。公司聘请深圳专业品牌策划公司针对宜红茶进行品牌战略策划,并已经设计出了符合国内及国际市场需求的宜红工夫茶系列包装,2011年宜红茶新产品上市正式投入使用。二是开展媒体宣传。公司投入1000万元,在2011年为宜红茶厂建厂60周年之际,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公交车身、路牌、店招、灯箱、海报等各种宣传媒体,全方位立体式发布宜红茶品牌宣传广告,并在省、市、县各级的支持下,举办宜红茶专家鉴定推介会、品茶旅游节、参加广交会、上海世博会、全国茶博会等重大营销宣传活动,着力提升了宜红茶在国内外知名度。

(三)茶叶板块基地建设

1、抓好新茶园建设,扩大板块基地规模。自2006年开始实施茶叶板块基地建设项目以来,全县新建标准化良种茶园6.1万亩,到2011年底,全县茶叶基地面积达到18.2万亩,全年茶叶产量达到16841吨。

2、抓好老茶园改造,提升板块基地质量。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对老茶园按照排灌、道路、机械、有机肥、绿色防控“五到园”的标准,整合以工代赈、土地整理、农田水利等方面的项目,每年改造老茶园1-2万亩以上,全县累计改造老茶园8万亩。

3、广泛开展培训,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一是坚持在各主产乡镇以村为单位巡回开展技术培训,每年培训茶农6000人以上。二是编印无公害茶叶生产管理技术资料发放到茶区茶农及加工人员手中,全县累计印发技术资料10万余份。三是强化现场指导,扎实办好示范样板,重点推广病虫害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技术。全县共计推广杀虫灯2500盏、粘虫板50万张、猪—沼—茶模式22000余户。

4、严格生产管理,加大无公害茶叶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工作力度。一是引导茶叶加工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建立生产管理和投入品使用档案,全面推行质量安全管理可追溯制度。二是切实抓好无公害茶叶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工作。目前全县共有6个系列51个茶叶产品获得有机茶、绿色食品和无公害产品认证。

5、切实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全面推进品牌整合。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促成茶叶企业合并重组,全方位加大支持与服务的力度,重点支持湖北采花茶业公司快速发展,积极培育以采花毛尖为代表的大品牌。

二、取得的成效

在湖北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茶叶板块基地建设、乌龙茶产业化开发和宜红茶的恢复发展等项目,我县在乌龙茶与宜红茶生产技术、品牌打造、市场开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及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创新了乌龙茶生产技术。一是筛选确定了适合在五峰栽培的金观音、铁观音等乌龙茶良种,并建立了乌龙茶无性系良种示基地700亩;二是研发了符合湖北茶叶原料的乌龙茶加工新工艺,并引进组建了乌龙茶自动化生产线;三是开发了具有采花特色的乌龙茶新产品,并投放上市。

(二)打造了“采花毛尖”和“采花乌龙茶”品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主体地位,通过加强媒体宣传、组织参加展会等形式加强“采花毛尖”和“采花乌龙茶”品牌宣传,大力实施分销渠道、商超渠道、直营连锁渠道“三驾马车”战略,使“采花毛尖” 和“采花乌龙茶”产品进入到全国茶叶市场,目前“采花毛尖” 和“采花乌龙茶”这两个品牌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中“采花毛尖”继荣获“湖北名茶第一品牌”之后,又先后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钓鱼台国宾馆特供茶、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

(三)重振宜红品牌初见成效。通过兴建基地、创新工艺、加强宣传,积极拓展市场,目前,宜红茶业公司的产品95%直接出口,通过外贸公司,供应欧盟、美国、日本、中东等国际茶叶市场,近几年产销率一直稳定在98%左右,是省政府指定的茶叶出口专厂,2011年实现宜红茶销售收入1.1亿元,其中国内销售1000万元。

(四)市场开发取得新的突破。近些年来,我县依托湖北采花茶业公司,充分利用其营销网络优势,重点开发国内市场,通过采花茶业营销处、商超、茶苑、直营连锁等各种营销渠道,使“采花毛尖”、“采花乌龙茶”、“采花宜红茶”产品进驻采花茶业在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全国大中型城市开设的30余家采花茶苑连锁店、百余家专卖店,以及沃尔玛、家乐福、武商量贩、大润发、中百仓储等600余家大型连锁超市,逐步实现了产品在全国的全覆盖。

(五)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通过实施茶叶板块基地建设、乌龙茶产业化开发和宜红茶的恢复发展等项目,全县已基本建成茶树良种繁育中心、高效生态茶叶基地、以采花茶业为龙头的加工与市场营销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近几年来,我县先后被评为全省茶叶大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

(六)产业综合效益全面提升。2011年,全县茶叶产量达到16841吨,是2006年5376吨的3.3倍,茶农收入达到3.02亿元,是2006年1.05亿元的2.88倍,全县茶叶产值13亿元,是2006年3.1亿元的4.19倍。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茶叶产业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陈华任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县人民政府县长吕雪锋任第一副组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毛业勇任常务副组长,县财政局、县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和项目区乡镇的一把手为成员,全面负责茶叶产业与项目的实施与管理。二是由县农业局、茶叶局成立项目建设技术专班,县财政局成立财务管理专班,全程进行茶叶项目跟踪服务与监管。三是加强协调督办,自项目启动以来,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经常性到项目乡镇、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进行现场办公和督办检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技术保障措施

一是开展乌龙茶开发技术攻关。为筛选确定适宜本地栽培的乌龙茶品种,由技术专班负责良种引进,组织进行试验示范,制定配套的栽培管理措施,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同时,配合龙头企业完成机械设备选型配套,开展乌龙茶加工工艺研究,为开发高质量、高档次乌龙茶产品和逐步实行规模化生产创造条件。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由采花茶业聘请福建安溪高级乌龙茶技术人员担任技术骨干,依托采花茶业安溪生产基地,对企业现有技术人员全面进行培训,初步建成了乌龙茶开发技术队伍。三是通过现场培训、发放资料、田间跟踪指导,手把手教农民标准化茶园建设、老茶园改造、无公害管理、乌龙茶栽培技术,推广猪-沼-茶生态栽培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提高茶叶基地生产管理水平。

(三)资金管理措施

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人负责、封闭运行”的“三专一封闭”管理模式。在县财政局设立资金专户,严格实行统一报账管理制度,做到进有账,出有据,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项目资金。同时严把资金审核流程,采取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相结合的方式,对资金的拨付使用严格按照“先报后审再批”的规定程序进行,完善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体系和内控查验制度,确保资金安全。

(四)项目管理措施

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四制”:一是项目法人制。明确项目建设法人单位,负责整个项目建设中的管理、协调和质量监督工作。二是项目招投标制。项目工程及物资采购招投标均按照国家有关管理规定,进行公开招标。三是项目建设监理制。项目工程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负责工程监理。四是项目合同管理制。投标工程根据投标文件与工程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与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

(五)加大投入力度

主要通过捆绑整合国土整治、中央现代农业、以工代赈、农田水利等项目资金,每年整合项目资金3000万元以上用于加强茶叶板块基地与乌龙茶示范基地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茶园土壤改良,确保提高基地建设质量。

四、存在问题和面临困难

(一)利用本地茶叶资源开发乌龙茶产品问题。2010年,我县乌龙茶开发技术小组进行了不同茶树品种加工乌龙茶的对比试验,试验的品种为引进的福鼎大白、铁观音与本地大叶种五峰212,按照相同的工艺加工后,经审评鉴定,用铁观音品种加工的乌龙茶品质最好,尤其在香气、滋味上远远高于五峰212和福鼎大白品种。如何通过调整栽培管理措施,改进加工工艺,利用本地现有茶叶资源开发品质较好并能进入市场的乌龙茶产品,还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索。

(二)引进乌龙茶品种提高成活率问题。2010年冬至2011年春,我县先后引进铁观音、金观音两个乌龙茶品种的无性系茶苗建立示范基地,移栽定植时,虽然采取了浇水覆膜等防冻保湿措施,在遭遇冬春持续干旱和早春低温的情况下,移栽成活率普遍较低,一般在70%左右,尤其在经历4-5月的严重干旱后,部分田块的成活率仅在10%左右。在当地土壤气候条件下,怎样提高乌龙茶品种移栽成活率,需完善配套技术措施。

五、体会与建议

(一)湖北茶叶产业目前的优势在于名优绿茶,为丰富茶类结构,抢占茶叶市场,进一步提高产业综合效益,积极稳妥地推进乌龙茶开发非常必要,但在开发乌龙茶产业的同时,不能忽视名优绿茶的上档升级与品牌打造,避免顾此失彼。

(二)乌龙茶独特的品质风味,来源于独特的品种、不同的栽培管理与采摘方法、以及独特的加工工艺和冲泡方式,在现阶段,要开发高质量、高档次的乌龙茶产品并在市场上一炮打响,重点要放在乌龙茶品种引进、配套管理措施研究与加工工艺的创新上。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2年,我县将依托湖北采花茶业公司,在省农业厅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继续深入推进茶叶板块基地建设、乌龙茶产业开发与宜红茶的恢复发展,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原料基地建设。我县将以五峰采花乡、渔洋关镇、长乐坪镇、仁和坪镇为基础,进一步扩大茶叶板块基地规模,其中全县计划新建高效标准茶园5000亩,改造老茶园20000亩,新建乌龙茶良种基地400亩,改建乌龙茶基地700亩。宜红茶原料基地重点抓好质量安全控制,鼓励企业继续向周边重点产茶乡镇扩展, 2012年计划宜红茶原料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

(二)尽快提升乌龙茶生产能力。在采花茶业福建安溪分公司和长乐坪镇乌龙茶加工分厂现有的乌龙茶自动化生产线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引进更多更先进的乌龙茶加工设备,并逐步把乌龙茶自动化生产设备配备到采花茶业其他各分厂,进一步提升采花乌龙茶产量,2012年,实现乌龙茶年产量200吨,其中采花乌龙茶年产量170吨。

(三)全力打造“采花毛尖”、“采花乌龙茶”、“采花宜红茶”品牌。依托公司继续加强品牌宣传力度,综合利用各种媒体发布广告开展品牌宣传,同时将 “采花乌龙茶”、“采花宜红茶”打造成为“采花”品牌下的延伸品牌。同时,继续实施公司“三驾马车”营销策略,使“采花乌龙茶”、“采花宜红茶”产品同公司其他茶叶产品一起实现全国无缝隙覆盖,并逐步进入国际市场。

(四)创新宜红茶加工工艺工艺。依托现有科研团队,不断完善宜红茶工艺,改善工作环境,重点解决生产线除尘降噪这一技术难题。并不断研发新产品,国际市场以果味茶为研究重点,国内市场以精品宜红为重点研究方向,做精、做细、做强。

(五)加强宜红工夫茶宣传营销。 2012年,宜红工夫茶市场仍将坚持两手抓,一抓国际市场,重点仍然是进一步扩大自营出口,力争实现150万美元自营出口目标。通过广交会和国际茶博会的推介宣传,网络宣传,巩固现有客户等方式扩大客户群;国内市场依托采花茶业营销渠道集团现有平台,逐步实现宜红产品全国无缝隙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宜红工夫茶在国内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地位,力争实现全年销售数量11000吨,销售额1.2亿元,利税1000万元。

开发|基地|成效

陕西西安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男科就诊评价

治不孕不育公立医院

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医院挂号